如果說這個夏天有什么特殊的話,那么在智能手機領域出現的變遷會是一個令人關注的話題。
一方面,根據我們接觸的諸多行業人士的推斷,在這個夏天之后,智能手機將真正進入一個放量的井噴期;另一方面是智能手機成本在下降,摩爾定律似乎仍在這個行業起著支配性的作用;這還不包括一批新玩家的進駐,幾乎是一夜之間,大部分的互聯網巨頭都有涉足這個行業計劃,這些頗具實力的新玩家的出現,注定了這個夏天之后,將是一個行業結構會出現顛覆式變遷的時刻。
在我們的觀察中,這是一個行業的拐點,也是一些新興公司的拐點。
無論其未來是繼續向上還是拐彎向下,選取一家最具代表性的公司,進行解剖麻雀式的跟蹤是非常有意義的。我們的選擇是小米公司。對于中國互聯網廠商投入智能手機業而言,雷軍的小米手機是成功者,亦是先行者。投資者剛剛以現金投票,認定這是一家頗具前景的公司。事實上,完成多輪融資的小米公司,在估值上也不斷翻番。
當然,我們亦關注到這家公司的變化和潛在的危機,以“拐點”作為這家公司的注腳。這個判斷有些大膽,我們是希望通過對一家公司深入觀察,以資讀者洞徹這一行業的變化。我們亦能通過這一組報道,在這個燥熱夏天的關鍵時刻,以記錄這個激動人心的行業變遷。
編者
“每臺小米手機的利潤是多少?”記者提問。
雷軍皺了皺眉頭,提高了嗓門:“你不覺得你這個問題很不禮貌嗎?”語氣像一家公司的老板質問他手下做錯事的員工一樣。
小米公司宣稱以成本定價,達到最好的性價比,但產業鏈上的專業人士稱,他的每部手機會在硬件成本的基礎上再加價約700元。“面對不斷推出的同樣高配置的千元手機,小米的競爭力在哪里?”
在嘈雜的展館中,雷軍將手機在桌子上一摔:“拿國產的和世界一流的品牌相比,是侮辱大家的智商。”
用“小米手機質量”作為關鍵詞,很多搜索引擎的結果都會出現若干質量問題的搜索結果。有資料稱其“做工差,硬件品質一般”。
小米公司一直宣稱手機供不應求,長期缺貨。不過這家公司現在開始使用優惠券促銷。最近一次活動的內容包括了發放30萬張300元的購機優惠券。
中國電信翼3G手機交易會期間,小米公司董事長兼CEO雷軍前所未見地在公開場合失態。這背后,究竟是怎么回事?
利潤問題
6月15日,中國電信天翼3G手機交易會現場,在助手的簇擁下,雷軍走進專訪間。在專訪間透明的玻璃窗外面,上百名米粉駐足圍觀,有人拍照,發微博,也有人等待專訪結束,向雷軍索要簽名,或者合影。
這位小米公司的董事長兼CEO,被擁躉們尊稱為“雷布斯”。
當天,面對中國電信天翼3G手機交易會現場6000多名與會者,雷軍說,“行業關于小米的質疑,我想最大的質疑是,這300萬臺是不是真的?”話音落下,臺下掌聲雷動。緊接著,雷軍又說,“相信這300萬臺是真的請鼓掌!”
這一次,掌聲稀落。雷軍自我解嘲道:“我也不想拿出審計報告證明我講的是真的還是假的,反正信不信由大家,無所謂。”
當天會后,當記者問及每臺小米手機的利潤有多少時,雷軍的回答是:“小米和供應商簽訂保密協議,零部件的價格不能透露。”記者強調,問題并不是關于零部件的利潤,而是每臺小米手機的整體利潤,雷軍皺了皺眉頭,提高了嗓門,說,“你不覺得你這個問題很不禮貌嗎?”語氣就像一家公司的老板對他手下做錯事的員工的態度一樣。會后,記者追問能否回答每臺手機是賺錢還是賠錢的時候,雷軍拒不回答,頭也不回地,被隨行的助手簇擁著消失在人群中。
小米手機的利潤就是一個敏感的秘密,小米公司對手機利潤堅稱成本定價。
小米公司曾對它的支持者稱,使用成本定價。在這些具有道德感的話語下,以至于單臺小米手機的利潤問題某種程度上說是一個誠信問題。事實上,雷軍則在微博、公開論壇等各種場合對外宣稱,智能手機行業三星和蘋果占據和利潤的99%,以此強調小米的高性價比和成本定價。
在這次手機交易會上,摩托羅拉、華為(微博)、HTC、天宇朗通、宇龍酷派、TCL等傳統制造企業競賽推出高配智能手機,定價上從1000到3000元不等,涵蓋各個階段,除了剛剛做自有品牌5年的HTC稱無法實現1999元以下的智能手機外,其他品牌均推出金字塔式結構價格,產品從1000元、甚至八九百元的智能手機做基石,均以高配置高性價比誘人。
以華為C8812為例,高通處理器,4.0Android系統,人臉識別,全景拍攝,以及前后鏡頭,價格設在990元檔位。
對手
無論如何,智能手機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。此時,既有摩托羅拉、諾基亞和華為老牌貴族,也有HTC、宇龍酷派、天語朗通等新式精英,甚至還加入了尼彩這樣兇猛的后來者。
中國很多國內廠商此前因功能手機的誘惑,資源還沒有完全轉向智能手機。因為大廠商撤離功能手機市場,留下了大規模的市場空白,而在現在,隨著智能手機成本下降,這些廠商蜂擁而入單從性價比看,這些廠商具備很多優勢。
按照宇龍酷派常務副總裁李旺的觀點,小米手機一旦上量,它不太可能再如入無人之境,其他手機行業遇到的庫存、技術更新等問題,它也不得不面對。
小米強調采用1.5G雙核高通處理器,基于安卓OS2.3系統,夏普的4寸屏幕,后來改成了東芝的屏幕。按照去年8月份,這個配置算是高的,1999元的價格也因此獲得了高性價比。但現在這個配置的性價比優勢已經不再。
此間,產品更新的周期也在加快。華為終端有限公司中國地區部總裁王偉軍說,“希望產品的生命周期越長越好,但是消費者的需求、運營商對產品的需求以及競爭的環境下,目前智能手機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。”
宇龍酷派常務副總裁李旺也表示:“目前智能手機已經到了三個月一個產品周期的階段了。”
天宇朗通副總裁手機倪剛說,“天語在未來一個季度里,會有更多有性價比優勢的產品推出來,不管是3.5寸的入門級智能機,到雙核,到四核的產品,所有的這些產品配置比較高,但是價格會更親民。”
高通已經將系統定價為可以直接用于600元左右的智能手機芯片了。
專做高端機的HTC中國區總裁任偉光稱:“我們沒有能力做到價格1999元以下的智能手機。”這家公司做手機15年,從代工起家的HTC在專利上儲備不多,每臺手機用于支付專利費的成本不菲,任偉光說:“決定價格差異的因素在原材料、專利、生產費用、研發成本和運營成本等五方面,相比較來說,只有專利費是無法降低下來的,因為你不可能像小廠那樣不交專利費吧,不像三星、諾基亞那些大廠可以用專利互換,谷歌收購摩托羅拉也正是看中專利。”
專利費正是雷軍用以支撐小米手機無利潤的素材。此外,他對記者表示,由于每臺手機原材料進口,關稅就要400元。
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認同這種觀點。以打造手機工廠店突圍的尼彩手機創始人盧洪波說,一部手機從出廠到消費者手中,往往加價幾百塊錢,但整個行業又普遍反映,自己賺不到什么錢。尼彩第一款安卓智能手機售價為799元。盧洪波表示,一部售價1999元的小米手機,實際制造成本僅1300元左右,智能手機仍有很大暴利空間。
當記者問道,目前不少品牌廠生產出高配置但價格僅1699元、1499元、甚至1299元的手機,小米的競爭力在哪里?
雷軍又一次表現出憤怒,他提高嗓門,即使在嘈雜的展館內,也聽得格外清楚,他甚至將手機在桌子上一摔,“如果不相信,可以拆開來看看。小米手機定價1999,不要和國產拼。”
他拿起手中的小米手機:“號稱能和我們競爭的廠商,你提供一下名字就可以了,其實哪一家號稱可以問一下,你就知道了,所以這一點我們足夠自信。拿國產的和世界一流的品牌相比,是侮辱大家的智商。”
在場的人們似乎聽出了里面的玄機,竊竊私語。雷軍努力做出鎮定的樣子,“包括電池,其實你如果采用一流的供應商,貴得一塌糊涂。不是國產的不好,而是在手機制造的今天,日本、韓國在技術上的領先還是非常明顯。但是我有一點特別要跟大家強調的是,假如你用世界一流的顯示屏,用了一流的元器件,其實做到這一點,任何一家手機廠商都是困難的。小米到今天為止,如果全部采用世界一流的供應商的核心器件,依然是最困難的。”
隨著競爭對手的涌入,雷軍則不再強調配置,而強調所有配件是進口,進口配件比國產的好得多。
尼彩手機創始人盧洪波說,智能手機和功能手機最大的不同是,后者售后服務功能更突出。功能手機時代,手機僅僅是打電話發短信的工具,手機賣出后就是一錘子買賣。而智能手機時代,許多用戶需要店家幫忙解決手機軟件問題,需要刷機、裝軟件、拷音樂、拷電影,實體店的作用日益突出。“這是我們和小米最大的區別。”盧洪波表示,小米依靠互聯網銷售模式,缺乏實體店對用戶的后期支持,而尼彩手機希望做“開門生意”,用各種服務將用戶吸引到店里來。
宇龍酷派常務副總裁李旺說,當有了規模以后,小米也會遇到傳統手機制造商的難題,比如庫存,比如供應鏈難題。沒有供應鏈經驗,沒有研發基礎,沒有實體銷售渠道的互聯網公司,在開始向社會渠道延伸,和傳統手機制造商展開全面競爭后,其依靠小眾市場創造的輝煌能否持續?這是擺在小米面前的新課題。
饒有趣味的是,就在這次會議不久,一向宣稱供不應求,長期缺貨狀態的小米公司開始嘗試促銷以及降價。
6月18日,小米公司通過官方微博宣布開始使用優惠券。“300元購機優惠券,使用期限是6月19日24點。”
到了當天下午,小米手機標準版最新價已跌至1599元。